找到相关内容264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五台山简介

    69年),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,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;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。这一年,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,法眼识圣地,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,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,揭开了五台佛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43881780.html
  •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(2)

    )入宋,历访天童、径山、天台等山,参谒无际了派、浙翁如琰诸禅宿,终于得到天童长翁如净的启发而豁然开悟,并蒙印可,受传秘蕴及衣具顶相,于宝庆三年(1227)归国,也盛弘禅学,在永平寺开山,撰有《正法眼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3281886.html
  • 台州海外交往史

    日本禅宗有大师称号之始。著有《普劝坐禅仪》、《学道用心集》、《永平清规》、《永平广录》、《正法眼藏》等9部118卷。   自荣西、道元之后,日本临济、曹洞二宗僧侣相继出现了参禅求学、朝巡祖迹的“寻根热...

    周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60482853.html
  • 三阶教寺塔窟溯踪——以隋唐长安为中心

    化度寺的三阶院。  此寺直至多年後确实仍然与高氏家宅相邻。两三种史料记载说高氏後人由顺义门出皇城还家至此时,路遇阎罗王鬼使。其人或说为高炯之玄孙高法眼(《法苑珠林》卷四六),或说为高表仁之孙(道宣《集...

    张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24383799.html
  • 无我——解脱的关键

    ,尤其佛陀时代的人,一下子就法眼净乃至证得四果?一般都说他们因为物欲少、苦迫较强的关系,但我们常忽略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,就是他们与自然活在一起。你看佛陀时代的出家人,几乎没有房子、没有油灯,就在树下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修行|无我|解脱|我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74986048.html
  • 立社念佛万古师(续)

    延寿(904—975)大师,倡导禅净合行说,其后禅净合修渐盛行。延寿大师本丹阳人,后迁余杭(今浙江杭州)。原为法眼宗巨匠,因七拈皆得万行庄严净土阄,于是一意修净业。建隆二年(961),忠懿王请住永明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5786278.html
  • 荷泽大师证道歌考

    。”   五眼者,一天眼,持戒清净。二肉眼,能分别小乘。三法眼,能分别二乘。四慧眼,能分别大乘。五佛眼,能分别最上乘。见性之后,则五眼清净,无往而非佛性,荷泽〈显宗记〉云:“菩提无得,净五眼而了三身...六祖,衣止不传,单传心印,得法者益众,故曹溪乃佛教上划时代之人物。   第一迦叶首传灯。   世尊于灵山会上,拈花示众,唯迦叶一人,破颜含笑,世尊云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2.html
  • 阿育王传(1-4卷)

    古仙林中。举右手而言。此是如来转法轮处。王于此处起塔。以百千两金与之。又以示如来度千婆罗门处。又示频婆娑罗王听法得见谛处。亦是八万四千天王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处。亦是无量婆罗门及居士得须陀洹处。...。真是众缘假合成耳。都无实眼如水上泡。不放逸者能作此观便脱生死。作是思惟时得须陀洹道已得见谛。语丑人言。更取一眼。便从其语挑其眼取着其掌中。时驹那罗重观是眼得斯陀含。舍肉眼故得法眼净。而作是语。挑我...

    安法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5088684.html
  • 安康地区高僧大德

    云何能见?”师云:“心地法眼,能见乎道,无相三昧,亦复然矣。”祖云:“有成坏否?”师云:“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,非也。听吾偈曰‘心地含诸种,遇泽悉皆萌。三昧华无相,何坏复何成’”。马祖一蒙开悟,心地...

    李厚之 张会鉴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483988734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

    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,谓之“五智”;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,谓之“五眼”;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漏尽通,谓之“六通”。吾人研究佛学,即以显现实相般若为唯一之目的,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3889013.html